找到相关内容12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字宙人生的本体论

    第七末那之所执处  第二节:阿赖耶识的体相  阿赖耶识的体相有三种,就是自相,因相,和果相。  自相,是简非共相,也不是他相,而是阿赖耶识本体的自相。比方说:人类有人类的相状,畜牲有畜牲的...。  果相,果是果报,即是三界有情的生命总报果体。这总报果体,是由阿赖耶识所含藏摄持的种子,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,而引生生命的相续。《摄大乘论》说:“此中安立阿赖耶识果相者,谓即依彼杂染品法能无始时来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0259544.html
  • 阿赖耶识净染说浅析

    论证后,直接将阿赖耶识的根本属性即异熟与自相、果相及因相予以展示,并认为阿赖耶识的这些根本属性也涉及了净染问题,因此唯识学即从阿赖耶识的根本属性方面去阐释净染:  初能变识,大小乘教,名阿赖耶识。此识...、众同分等,恒时相续胜异熟果,不可得故,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。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,异熟宽不共,故遍说之,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,名一切种,离此,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,不可得故。此显示初能变识所有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4761708.html
  • 心意识与唯识无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

    自相、果相、因相。自相指阿赖耶的“自体”之相,是第八识最核心的规定。阿赖那,意译为藏识,“藏”有三义:能藏、所藏、执藏。因为此识能贮藏七转识诸法的种子,因此第八识也可名“能藏”;所受七转识现行所熏习的...识,故名阿赖耶”。“异熟”是第八识的果相。《成唯识论》曰:“此是能引诸界、趣,生善、不善业异熟果故,说名异熟”。“异”为不同,“熟”是成熟。此义旧译为“果报”,指第八识所藏之“业识”可因不同时、不同类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069658.html
  • 义忠与《百法》

    收容、记忆和储藏一切经验、概念以至习惯于其身,称为“种子”;此等“种子”在特定的条件下,决定和支配相应的思想行为,称为“现行”。“现行”与“种子”互为因果,形成有情连续而稳定的精神实体。  二“果相”:...

    清决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073049.html
  •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(二)

    ,前者是本识的因相,后者是本识的果相,也就是以“种现熏生”而立的“心”义。[15] “依二执受: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;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。有色界中具二执受,无色界中不具二种”,此便是对有...轮回中的问题。[22]心,有积集和集起义。主要是在解决种子为何不失(积集)及现行法生起的原理(集起),这正好是阿陀那识的因相及果相,其功能是与阿陀那识相同的。  二、意之探究  意(manas),乃是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044132.html
  • 唯识宗哲理略论

    能变,即前六识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 识、身识、意识。在三能变中,第八识是本识,其余七识皆由第八识 转生,故称转识。 第八阿赖耶识有三相:自相、果相、因相。自相是阿赖耶识的自 体之相,阿赖耶是...相续结生时,第八识能够摄取生命体,执 受名色自体。 第八识虽有三位,但是只有第一位是自相。第八识又称为异熟识 ,这是只就第八识的果相而言,因为第八识能够决定转生的界(三界 :欲界、色界、无 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545698.html
  • 无著的唯识思想

    叫作“受用识”,阿赖耶识也叫作“缘识”。《摄大乘论》卷上说“一说名缘识,二说名受识”⑧。   (三)阿赖耶识的三相   无著认为,与习气相关联,阿赖耶识的体相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:自相、因相、果相。《...,此识因种种不净品法无始习气方乃得生,是名果相。”⑨   自相,是从潜在作用方面说的,指阿赖耶识摄持着一切染污事象给它的习气,这些习气是再次产生一切染污事象的种子;因相,是从功能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...

    徐绍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947067.html
  • 新的唯识论

    元。三者、随所依识恒常转变:自类功能引续不断,故必依持本识。四者、性用决定:是何种元功能,必但生何现行果相,如土但成土器,不成金玉之器。五者、要待众多助缘,乃能生起现行果相:如谷种要待水、土、风、日等缘,乃能生禾稻。此诸种元功能势力,能直接亲自生自类现行果相,则为“生因”。势限未尽,能引摄残存之现行果相使不顿绝,则为“引因”。草木等种子,皆但能为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755129.html
  • 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佛法的特点(1)

    有为法熏习阿赖耶识时,能令现行法的习气摄藏于阿赖耶识中,在此过程中,现行诸法为能熏亦为能藏,阿赖耶识为所熏亦为所藏。此时现行诸法为因,阿赖耶识中新熏成就的习气则为其果,故称此为阿赖耶识的果相。可以看出,能藏是从种子生现行角度讲的,也就是从阿赖耶识的因相方面讲的。所藏是从现行熏习成种角度讲的,也就是从阿赖耶识的果相方面讲的。合因相及果相二义就是阿赖耶识的自相,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一方面能够接受现行诸法的...

    释悟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261680.html
  • 从科学发展趋势看佛学与科学对话

    简单法则不断地重复而交迭出多元交会的复杂世界景象。其次,世间万象看来随机突然而有,其实皆是因果法则之必然性所显,现前的种种其实是果相,必皆有其前因,因种成熟方有果相现前,而因种未熟前将因心念之变化招感...随机性,即心念变化之事先无法预知。于是就生命的一期期间而言,由于不见前因与内在心念之变化,故其本身所现果相及所经历之外界环境果相,便看似有其偶然性,亦即,说偶然性,乃因现今不了多时之前因或不了因果法,所见...

    释见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064243.html